莱比锡动物园 11 年来首个乌拉尔猫头鹰后代!

Transparenz: Redaktionell erstellt und geprüft.
Veröffentlicht am

十一年后,鹰鸮雏鸟再次在莱比锡动物园孵化,这是德国物种保护的重大成功。

Im Zoo Leipzig schlüpfen nach elf Jahren wieder Habichtskauzküken, ein bedeutender Erfolg für den Artenschutz in Deutschland.
十一年后,鹰鸮雏鸟再次在莱比锡动物园孵化,这是德国物种保护的重大成功。

莱比锡动物园 11 年来首个乌拉尔猫头鹰后代!

莱比锡动物园有一个值得高兴的理由:十一年来,动物园管理员第一次能够记录到年轻的鹰鸮。这种在德国长期被认为灭绝的猫头鹰物种,由于有针对性的物种保护措施,已经再次稳定下来。饲养员注意到雄性鹰鸮的行为发生了变化,它变得更加警惕和细心,最终带来了一个令人兴奋的发现:在巢中发现了两个蛋,并于五月初从蛋中孵出了两只小鸡。幼鸟现在已经获得了自信,可以在豹谷的鸟舍中观察它们。这篇报道 图林根24.de

鹰鸮以其夜间活动、害羞的行为而闻名,通常更喜欢待在树荫下。它们在莱比锡动物园的繁殖成功代表了物种保护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这种猫头鹰实际上在 200 年前就在德国消失了,这表明该猫头鹰已严重濒临灭绝。 2007 年,物种保护主义者在巴伐利亚森林国家公园的露天场所首次取得了繁殖成功。到2014年,巴伐利亚-波西米亚边境地区的人口已增加到约15至20对。自2017年以来,已有100多只鹰鸮成功放归野外 自由新闻网 指出。

物种保护和重新引入项目

来自莱比锡动物园的幼鸟是奥地利正在进行的放归项目的一部分。然而,小鸡何时被移交给那里的确切时间仍不清楚。根据古老的故事和记录,乌拉尔猫头鹰100年前在德国被认为已经灭绝;最后捕获的标本于 1926 年在波西米亚森林中发现。尽管过去经历过这段关键的时期,但乌拉尔猫头鹰的全球种群目前似乎并未处于危险之中,尽管德国的区域种群很脆弱。

乌拉尔猫头鹰因其大而圆的头部和独特的面部面纱而很容易被识别。它们与黄褐色猫头鹰有很大不同,黄褐色猫头鹰更小、更轻。它们的食物包括老鼠、鸽子、麻雀、蜥蜴和昆虫,它们主要喜欢开放的森林作为栖息地。这种迷人的猫头鹰物种的分布范围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穿过波罗的海到日本,在中欧和南欧有孤立的种群。